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1:46:00
为充分发挥卓越教师工作室在教师培养、提升成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3月28日,宿州市三家卓越教师工作室巡回教学展示活动走进砀山县第五中学,通过示范引领、经验共享,积极探索新课标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模式,为全县的初中语文、化学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为提升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注入新动能。
据悉,本次在砀山五中开展巡回活动的有朱斌、谢海生、王锋三家卓越教师工作室,采取观摩课例教学、点评研讨指导、专家主题讲座报告等形式,同时开展活动。砀山五中教育集团党总支副书记、校长孙宜国致辞,对参与活动的领导和教师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本次活动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拉开了教学展示活动的序幕。
“跨”出新局拓思路 “研”有深度增动能。朱斌卓越教师工作室展示活动在砀山五中启智楼一楼会议室举行。首先,宿州市第十一中学教师刘云婷开展语文课例《壶口瀑布》教学,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内容,感受壶口瀑布的雄伟壮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接着,砀山五中教师徐艳会进行专题复习《探究散文主旨的办法》,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应试能力。随后,宿州市第十一中学教师朱斌开展《语文教学巧借力 高效课堂开新花》讲座,分享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借助各种资源和方法,打造高效课堂的经验和心得,为语文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借鉴。
最后,朱斌老师对观摩课和讲座进行点评和研讨,参与活动的教师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以研促教重特色 深耕课堂显魅力。谢海生卓越教师工作室展示活动在砀山五中诚敬楼六楼会议室举行。首先,宿州九中教师王碧然开讲《大雁归来》,通过通读识大雁之性,精读明生动之法,聚焦探主旨之蕴三大板块,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从词句的表层含义到文章主旨的把握,再到拓展“三行诗”的创作。
接着,宿州九中教师杨佳寅开展《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课,从6幅图引出祥子的“三起三落”,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的阅读与理解,让学生深入挖掘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
随后,宿州九中教师谢海生开展《聚焦真问题,回归真课堂》讲座,列举近年来语文课堂出现的“三一乱象”“四大新词”,明确“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认为应“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并举例阐明“魅力语文课堂”的实施路径是文本解读、朗读指导、语言品析、读写结合、教师素养。最后,参会教师对观摩课例进行点评研讨。
共研共悟共成长 同思同行同升华。王锋卓越教师工作室展示活动在启智楼五楼会议室举行。首先,砀山五中副校长王锋作《把握新课标,领会新理念,用好新教材》主题报告,从课标修订背景、课程体系重构、教材深度解读及教学实施策略四个维度展开阐述,教师从“知识传授”转向“素养培育”,通过情境化教学、跨学科融合等方式落实核心素养目标,为化学教师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思路。接着,砀山五中教师张姗姗开展《薯色染韵话酸碱》课例教学,以“紫薯染色”为切入点,通过实验探究、任务驱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以探究酸碱性质为主线,融合生活案例与科学实践,打破传统复习课的单调模式,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随后,泗县中学教师曹银雪开展《健康保“胃”战》课例教学,以胃病诊疗为情境线索,将酸碱盐知识融入“药物疗法→食物疗法→胃镜诊断”的真实场景中;并结合抗酸类药物、皮蛋制作、钡餐检查等生活实例,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与健康的密切联系,强化学科知识服务社会的价值导向。
在专家点评与教学指导环节,萧县教体局教研室化学教研员晁楠楠对示范课进行深度剖析,肯定了两位教师在情境创设、素养落地等方面的创新尝试;并以《梨都聚贤齐绘成长蓝图——初中化学案例分析》为题,从典型案例分析、项目化学习、改革等方面分享了前沿教学方法;还结合自身成长经历,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以创新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通过观摩优质课例、聆听专题讲座以及参与研讨活动,参会教师感到受益匪浅,既明确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又学到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拓宽了教学思路,有助于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积极转变教学思路与方法,抓教研、促改革、真正让教师“教有所悟”,让学生“学有所得”,让师生“教学相长”。
(图文/范效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