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4:34:00
在净息差承压、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如何保持稳健的业绩增长和良好的资产质量,是商业银行共同面临的挑战。
作为城商行的“优等生”,宁波银行(002142.SZ)再次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据年报显示,2024年,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66.31亿元,同比增长8.19%;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71.27亿元,同比增长6.23%;基本每股收益为3.95元/股,同比增长5.33%。拟向普通股股东分红,每10股派9元(含税)。
截至2024年末,宁波银行总资产31252.3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25%;每股净资产为31.55元,年化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为13.59%。
在资产规模和业绩稳步增长的同时,宁波银行资产质量始终稳定在上市银行领先水平。截至2024年末,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0.76%。值得一提的是,自2007年上市以来,宁波银行不良率始终保持在1%以下,是唯一一家连续17年不良率低于1%的A股上市银行。
在英国《银行家》杂志每年发布的“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宁波银行的排名连续前进,2022年—2024年依次位列第87位、第82位、第80位,为全球百强银行。
截至2024年4月14日收盘,宁波银行报收于23.89元/股,PE为5.4,PB为0.76,市值为1578亿元。
宁波银行上市以来的股价走势,图片来源:Wind
总资产突破3.1万亿
服务实体动能强劲
2024年,宁波银行继续持续秉承“真心对客户好”的理念,坚持“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的经营策略,持续推进“专业化、数字化、平台化、国际化”经营,致力于用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并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
截至2024年末,宁波银行总资产31252.3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25%,这一增速明显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商业银行总资产增速约为10.3%)。客户存款18363.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24%;贷款及垫款14760.6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83%。
若拉长时间线来看,宁波银行自2007年上市以来,总资产规模已从不足800亿元增长至如今突破3万亿元,增幅超40倍。
2024年,宁波银行持续加大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延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贷款及垫款在总资产中的占比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末,宁波银行发放贷款及垫款占资产总额的为45.99%,较上年末提高1.23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宁波银行加大了对民营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进出口企业等客户的信贷投放力度。截至2024年末,该行公司贷款和垫款总额8226.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40%。
另外,宁波银行通过科技赋能不断创新业务模式,持续发力消费信贷,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2024年,其个人贷款和垫款总额5577.3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96%,实现平稳增长。
在企业存款方面,宁波银行通过“五管二宝”等行内优势产品增强企业黏性,挖掘企业的行外资金,同时积极参与经营区域各项机构业务存款招标,抓住政府部门数字化改革契机,通过个性化直联,持续引入机构客户存款,带动对公客户存款余额13412.2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35%。
在个人存款方面,受经济复苏缓慢的影响,居民储蓄意愿增强,在此背景下,宁波银行适时加大储蓄存款拓展力度,带动存款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末,对私客户存款余额4951.2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71%。
经营业绩稳健增长,
多元化利润协同共进
资产规模的持续增长,对经营效益形成有力支撑。2024年,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66.31亿元,同比增长8.19%;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71.27亿元,同比增长6.23%;其盈利指标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在息差承压、竞争加剧的行业背景下,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具体来看,2024年宁波银行在利息净收入、非利息收入、成本控制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
2024年宁波银行净息差为1.86%,较上年下降2个基点。尽管净息差承压,但宁波银行通过深化客户综合经营,持续加强差异化、多元化产品创新,实现了利息净收入的稳健增长。该行2024年实现利息净收入479.93亿元,同比增长17.32%,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稳定器”。
另外,在降本增效方面,宁波银行也取得了一定成果。通过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精简行政支出等,宁波银行有效管控费用增长幅度。2024年,该行业务及管理费用为236.7亿元,同比下降1.42%;成本收入比较2023年下降3.47个百分点,成为增厚盈利的重要推手之一。
除稳定利息收入外,为优化盈利结构,扩宽盈利来源,宁波银行也一直在打造多元化的利润中心。
目前,该行有公司银行、零售公司、财富管理、消费信贷、信用卡、金融市场、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票据业务9个利润中心;子公司方面,有永赢基金、永赢金租、宁银理财、宁银消金4个利润中心。
2024年,永赢基金实现净利润2.55亿元,同比增长46.55%;永赢金租实现净利润25.51亿元,同比增长20.05%。宁银理财实现净利润7.44亿元,同比增长11.38%;宁银消金实现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长50%。四家子公司全部实现盈利,且都较上年末增长显著。
据了解,宁波银行充分发挥多牌照优势,各利润中心协同推进,聚焦解决客户痛点,满足客户综合化金融需求,盈利实现稳健增长。2024年,宁波银行实现非利息收入186.38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27.97%,高于A股上市银行约25%的非利息收入占比。
从其盈利构成中发现,大零售及轻资本业务的盈利占比不断提升,非息收入占比较高,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2024年度,宁波银行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59%。而值得一提的是,该行自2007年上市以来,已经有15年加权净资产收益率(ROE)保持在15%以上。仅在2020年和2024年,其加权净资产收益率水平略微不及15%。
资产质量韧性足
加速科技赋能
在规模和业绩稳定增长的同时,宁波银行始终坚持“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理念,将守住风险底线作为最根本的经营目标,持续完善全面、全员、全流程的风险管理体系,不断提升风险管理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努力将各项风险成本降到最低,确保公司稳健可持续发展。
2024年末,宁波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76%,拨备覆盖率为389.35%,继续保持行业优秀水平。资本充足率为15.32%,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0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84%,分别较上年末提高0.31个百分点、0.02个百分点、0.2个百分点。
事实上,多年以来,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一直保持在行业较低水平。2007年—2024年,宁波银行各年末不良贷款率均维持在1%以下,近5年依次为0.79%、0.77%、0.75%、0.76%、0.76%。
宁波银行近十年不良贷款率走势
如此优秀的风险控制能力,不仅远低于5%的监管标准,在整个17家上市城商行中也始终排名前列,甚至较国有行中不良贷款率最低的邮储银行(601658.SH)还低0.14个百分点。这样“低不良、高拨备”的配置,在国内上市银行中实属可贵,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中继续保持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
据了解,宁波银行独创“4+N”风险预警模型,整合内外部数据,动态监测客户风险画像,2024年预警超2000户潜在风险客户,化解近百亿元风险资产。
面对数字化浪潮,宁波银行积极推进金融科技落地实践。WEMONEY研究室了解到,宁波银行每年将5%左右的营业收入投入到金融科技建设上,以“科技+”赋能金融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持续提升金融科技的生产力与竞争力,推动全行可持续发展。
目前,宁波银行已开发出财资大管家、鲲鹏司库、波波知了、五管二宝、宁行云等金融科技产品,帮助企业优化财富管理,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并通过“国际业务+金融市场”的专业服务,持续帮助客户做好汇率管理、利率管理,一户一策为客户制定解决方案。
2024年,宁波银行鲲鹏司库与财资大管家均已更新至最新的2024版,带来了更开放、更高效、更稳定的金融科技形态,赋能各行各业。其中,宁波银行财资大管家以助力企业实现资金管理已有10年之久,经历了10次迭代进化。
与此同时,宁波银行升级“投行智管家”,构建“债券+股权”双轮驱动,满足投行客户全周期需求。自主研发的“易托管”平台不断迭代,服务近千家客户。报告期末,公司托管客户652家,托管资产CUM规模超4.74万亿。
2024年,宁波银行紧紧围绕实体经济客户的需求,不断升级“专业化、数字化、平台化、国际化”的赋能体系,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助力更多的实体经济客户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践行五篇大文章
精准服务实体经济
2024年,宁波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以及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科技金融方面,宁波银行持续优化“公司-零售-投行”联动的科创服务体系,打造专属特色产品体系,打造科技型企业服务生态圈,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报告期末,宁波银行公司银行存款余额10599亿元(含机构存款),较上年末增加1485亿元,增长16.29%。公司银行客户17.18万户,较上年末增加2.03万户。
零售公司存款余额281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99亿元,增长16.54%。零售公司客户43.96万户,较上年末增加0.76万户;投资银行业务客户突破5000家,融资总量(FPA)5449亿元,债券主承方面,承销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2596亿元,连续五年在银行间市场位列区域性银行第一。
在绿色金融方面,宁波银行以“绿色、安全、可持续”为原则,持续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推动绿色金融与银行经营发展深度融合,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2024年,宁波银行发行绿色及科创类债券131.4亿元,包括全国首批两新债券、全国首单科创主体发行的可持续挂钩绿债、浙江省首单两新债券等。
普惠金融方面,宁波银行围绕普惠金融主体的全生命周期,持续完善“专业化、数字化、生态化”服务体系,持续扩大普惠覆盖面,拓展“首贷户”,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各类市场主体、三农主体。截至2024年末,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客户达27.78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9.18%;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35%。
养老金融方面,宁波银行积极推进养老金融品牌建设,完善“账户、产品、服务”三大体系,搭建专业、智能、有温度的服务体系,提升养老客户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据了解,该行围绕“养老产业金融、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三大场景,构建了全周期养老金融生态。报告期末,公司个人客户金融总资产(AUM)1128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12亿元,增长14.3%。
对于数字金融,宁波银行持续强化数字金融综合赋能,用“科技+系统”打通客户数字化的堵点,通过开放银行,将银行的系统无缝对接到客户的数字生态中,赋能数字化发展。同时,紧扣机构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持续开展各类载体经营活动,在综合赋能客户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品牌影响力。2024年,该行共实施各类数字化项目560个,省、市、区级等各项业务资格准入持续推进。截至2024年末,宁波银行公司机构业务存款281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72亿元,增长20.15%。
在不确定性成为常态的当下,宁波银行用‘低不良、高盈利、稳分红’的业绩答卷,重新定义了城商行的韧性增长范式。从3万亿资产规模到全球银行80强,从金融科技5%营收投入到‘五篇大文章’的躬身实践,这家银行正以‘长期主义’的底色,在服务实体经济与追求商业可持续之间找到平衡点。未来,随着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持续深化,宁波银行或将成为中国银行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标杆。
内容来源:WEMONEY研究室
文|王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