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6:40:00
掌上春城讯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认证:石林人的“心头好”——石林乳饼,成功拿下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金字招牌。这是继路南卤腐之后,石林斩获的第二张“国字号美食身份证”,一口乳饼,浓缩了石林的山川灵气与人文智慧。
一块乳饼的“基因密码”
自然馈赠×匠心传承=独一无二的石林味道。北纬24°的喀斯特秘境,百年彝族牧羊文化,成就了乳饼“凝脂如玉、乳香绵长”的味觉灵魂。从牧场到餐桌,多道传统工艺锁住时光风味,每一口都是“会呼吸的非遗”。
石林乳饼采用纯鲜山羊奶精制而成,口味纯正、香味浓烈,内含多种矿物质、氨基酸、乳酸和酶,是营养丰富的食补佳品,煎、炸、蒸、煮皆宜,水煎乳饼、火夹乳饼(火腿片夹乳饼片蒸制)都是石林传统名菜。
地理标志产品是大自然的“亲笔签名”和人文的“独家配方”。它不仅是品质认证,更是一方水土的DNA,让“石林乳饼”从此有了“全球唯一编号”。
从“养在深闺”到“金字招牌”
乳饼的逆袭之路,藏着石林的乡村振兴密码。联农带农:采用“农户+合作社+非遗工坊企业”新模式,改良工艺开办工厂,实现原材料采购环节全部本地化乳制品产业链不断完善,带动农户靠“一只羊、一块饼”增收致富。真空包装的乳饼成为现代游客选购的“云礼”,承载着传播地方文化、促进旅游经济的功能。
文化出圈:从火塘边的家常菜,变身北上广高端餐厅的“网红食材”。乳饼制作可追溯至明代,《本草纲目》记载“诸乳皆可造,今唯以牛乳者为胜尔”,而石林乳饼以羊奶制作更胜一筹。郭沫若在《昆明景物》中称其为“素食妙品也”,赋予乳饼高雅的文化品位。石林县草场资源丰富,适宜饲养奶山羊,乳饼的制作依托当地畜牧业优势,成为地域特色与自然资源的结晶。制作工艺与豆腐异曲同工,通过煮沸羊奶、点酸水、压制等工序,凝结了彝族撒尼人因地制宜的饮食智慧。
品牌觉醒:拒绝“土味标签”,玩转电商直播、文创礼盒,销量逐年递增。地理标志不仅是“护身符”,更是“加速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认定,能有效地保证产品的质量特色和声誉,增强特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助力乡村振兴和联农带农富农的重要载体。
从彝族阿妈手心的温度,到国家地理标志的荣耀,石林乳饼的“出圈”之路,是风物的胜利,更是人与自然的共生传奇。下次咬下一口乳饼时,你品味的不仅是美食,更是石林千年山河的馈赠。
掌上春城记者:许海凡
图片来源:石林融媒
责编:高杉
编审:李雪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