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梦想“跳进”国家队!冰城小学生迟姝一分钟跳绳320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22:57:00    

在哈尔滨市虹桥第二小学校三年八班,8岁的迟姝从入学起便与跳绳结缘。一年级时,班主任董艳梅老师坚持每天中午带领全班跳绳,一年后,迟姝从零基础跃升为“跳绳小达人”——一分钟竞速跳222个,斩获全校第一。如今,三年级的迟姝一分钟能跳320多个。跳绳不仅强健了她的体魄,更让她在市级、全国赛事中屡获佳绩,成为校园里的“风云人物”。

4月17日10时许,记者来到哈尔滨市虹桥第二小学,操场上,三年八班的体育课正在进行。“预备……开始!”随着哨声响起,此起彼伏的跳绳“啪啪”声响彻操场。队伍中,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女孩格外引人注目——她手中的跳绳快得几乎看不清轨迹,周围的同学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她就是全校闻名的“跳绳小冠军”迟姝。

“每日午间跳绳”计划 打开新世界大门

一年级时,迟姝的班主任董艳梅老师推行“每日午间跳绳”计划,这一举措恰与体育改革方向契合——近年来,哈尔滨市教育局将跳绳、冰雪运动等纳入中小学“一校一品”特色项目,通过“体教融合”提升青少年体质。

董老师发现迟姝节奏感极强,便鼓励她尝试竞速跳。二年级时,迟姝首次参加2023年“体彩杯”哈尔滨市青少年跳绳公开赛,虽仅获第4名,却点燃了她的斗志。“看到高手能跳那么快,我告诉自己必须加练!”此后,迟姝每天课后加练1小时,甚至周末也缠着父母陪练。

努力很快迎来回报,2024年全国跳绳段位赛哈尔滨站,她包揽1分钟单摇一等奖、花样三段一等奖;同年的市赛中,她以30秒166次的成绩夺得U9组冠军,还带领团队拿下接力赛金牌。“竞速跳绳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我知道坚持的力量。”迟姝说。

迟姝:有一个愿望,想进入国家跳绳队

“记者阿姨,我跳给你看!”体育课上,迟姝麻利地挽起校服袖子,随着体育老师的哨声响起,她手中的跳绳摇得飞快,双脚轻盈点地,围观的同学们自发数起数来:“310、311、312!”“这是单摇,我还能双摇呢!”稍作休息后,她换了个姿势,只见绳子每绕一圈,她的双脚就腾空两次。

虽然中途被绳子抽到小腿,疼得咧嘴,但她马上调整呼吸继续完成动作。“有时会被绳子抽到身上,很疼,但是班主任董老师会鼓励我安慰我。”迟姝撩起裤腿,小腿上几道红痕还未消退,“老师还让我在同学面前展示花样跳绳,我就又有信心了,一定要为班级争光,为学校争光。参加全国跳绳段位挑战赛时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原来高手这么多啊,有很多和我一样大的小朋友都非常厉害,他们肯定也在每天练习。参加跳绳比赛经历让我知道,竞技体育机会只有一次,一定要把握住。”

今年6月,迟姝还会参加全国跳绳联赛江西德兴分站赛,她愿望是获得第一名,拿到全国总决赛的入场券,去参加跳绳比赛的终极对决。她还有一个愿望,想进入国家跳绳队,可以代表国家参加跳绳亚锦赛和世锦赛。

迟姝妈妈:跳绳让孩子成长

“起初只是想让孩子长个儿,没想到跳出了名堂!”操场边的长椅上,迟姝妈妈回忆起女儿与跳绳的“初遇”,目光始终追随着女儿的身影。“平时她还学习京剧、街舞,会把一些京剧和街舞元素结合在跳绳中,使跳绳变得更有趣、更花样。”阳光照在迟姝红扑扑的脸蛋上,额前的碎发已被汗水打湿。

“跳绳带给她的远不止奖牌。”妈妈翻开手机相册,对比着一二年级的照片:原先瘦小的丫头,现在个子蹿了一大截,胳膊腿都结实了不少。最让家长触动的是,孩子的“不服输”。训练期间看到迟姝受伤,朱女士会安静地陪伴,让孩子做决定,“刚开始我以为她是不是就此停下,但没有,哭过之后,抹干眼泪,拿起绳子还要继续。我才明白,跳绳让她学会了对自己负责。”朱女士告诉记者。

如今,全家成了迟姝的后援团。父亲负责计时,母亲研究营养餐,清晨6点半送训已成常态。“支持她的热爱,就是最好的陪伴。”妈妈说着,从包里掏出自制的能量饼干,“学校跳绳队训练是早上七点二十,需要比平常提前一小时起床,还要保证早餐的营养,毕竟训练消耗体力,不过这都是家长应该做的,学校提供了这么好的环境和平台,无条件支持。”

“训练确实会占一些课余时间,但是迟姝的学业也没落下,孩子慢慢学会规划时间,高效学习,这都是无形中的影响。”迟姝妈妈欣慰地说。据了解,这位“小冠军”每天要保证1-2小时的跳绳训练,学习成绩没有受到影响,生活中也有很大进步,小小年纪就可以做三明治,还会洗衣服。

班主任:跳绳让班级拧成一股绳

班主任董艳梅老师站在操场边,目光追随着孩子们跃动的身影,“现在迟姝不仅自己跳得好,还成了班里的小教练。”正说着,迟姝已经完成一组练习,她站在班级最前面展示着花样跳绳,一个漂亮的侧手翻引得其他同学喝彩。

“预备——开始!”操场另一端,董艳梅老师正在组织全班进行跳绳测试。她手中的秒表滴答作响,眼睛却不时瞟向迟姝所在的小组。“看,她现在多会带同学!”董老师指着正手把手教同学交叉跳的迟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三年前刚入学时,她可是连话都不敢大声说的。”

“迟姝的变化,是全班跳绳成果的缩影。”董老师翻开班级健康档案:三年前,超半数学生跳绳不及格,如今全员达标,优秀率达40%。更让她欣慰的是,跳绳让班级氛围焕然一新,课间经常能看到同学们自发组织跳绳比赛,连最内向的孩子也敢在众人面前展示。

图片由生活报记者李楠、牛婷婷、丁毅及家长拍摄、提供

“其实教育就像跳绳。”董老师说,“重要的不是谁跳得最快,而是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节奏。”说着,她吹响集合哨,三年八班的同学们立刻排成整齐的方阵。

铃声响起,迟姝擦了擦汗,小心翼翼地收起那根已经磨得起毛的专业竞技跳绳,“我最喜欢中午和大家一起跳,虽然有时候会被绳子抽得很疼,但听到同学们给我加油,就觉得特别有劲!”

龙头新闻·生活报 记者:李楠 牛婷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