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1:21:00
点外卖、节食、不规律作息……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常态。为了给身体补充必需的营养,不少人将复合维生素视为“健康保险”。然而,这种做法是否真正有益于身体健康?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药学部主管药师王梓表示,长期过量补充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隐患,吃好每一餐饭才是摄取多种维生素的最好方式。
这些情况下可能适得其反
“维生素D缺乏被WHO列为‘沉默的流行病’,不仅影响钙的吸收,最新研究更揭示其与免疫力、情绪调节密切相关;而B12缺乏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损伤……”王梓介绍,多种维生素对身体健康必不可少,但它们并不会直接对疾病产生治疗作用。而且,复合维生素中含有的多种物质,包括电解质和微量元素,其配方基于整个人群的“平均需求”,但实际上不同体重、性别和身体基础条件的人群营养素需求存在差异,这些都被忽视了。尤其是特定疾病患者,如肾病患者其实应该谨慎补钾,甲亢患者需要控制碘的摄入,以上情况随意补充复合维生素可能适得其反。
“有人服用复合维生素一段时间后,觉得效果不明显,就自行增加剂量,最后甚至达到了标准剂量的8倍,导致器官功能受损。”王梓强调,脂溶性维生素A/D/E/K会在体内蓄积,长期过量使用可能引发器官损伤,即使是水溶性的维生素B族和C,过量摄入也并不安全,同样会导致中毒或影响其他药物的作用。
哪些人群容易缺乏维生素
“复合维生素,这种人工合成的营养素吸收率仅为天然食物的30%~50%,无法完全替代我们的天然食物。”王梓认为,如果我们日常能做到均衡饮食,其实可以摄入大多数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
他介绍,饮食结构单一的人群更容易缺乏特定的维生素,例如,全素食者容易缺乏维生素D和铁;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的人群容易缺乏维生素C;以精米白面为主食且依赖咖啡的人群,容易缺乏B1、B2和叶酸;日均日照不足1小时的人群,维生素D缺乏率达76%(中国疾控中心2022数据)。此外,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人群容易缺乏维生素B12,长期酗酒的人容易缺乏维生素B1。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维生素缺乏呢?王梓表示,如果你经常发生口腔溃疡,可能提示B2缺乏;夜间视力下降则可能提示维生素A不足;易疲劳可能提示缺铁或B族维生素……但这些症状不一定是维生素缺乏所致,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因素引起的。最科学的方式是通过正规医院的检测,可以获得准确的维生素D、B12等指标情况。
补充维生素建议这么做
长期服用复合维生素有健康风险,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安全补充呢?医生也给出了几点建议——
维持健康的饮食结构。根据国家膳食指南推荐,每天摄入不少于12种食物,每周摄入不少于25种食物。上班族应注意科学饮食,尽量以天然食物代替精加工食品或膳食补充剂,如用混合坚果代替薯片、自泡茶代替奶茶等。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坚持运动,尤其是户外有氧运动,每周不少于150分钟。此外,多培养业余爱好,以缓解工作压力。
定期评估自身营养状况。可前往专业机构或医院进行营养状况测定,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地补充所缺营养素,选择单一成分的补充剂进行补充。
开屏新闻记者 闵婕
一审 颜媛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何丹
终审 编委 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