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22:51:00
知名歌手Tank(吕建忠)因家族遗传性肥厚型心肌病长期受生命威胁。近日,他成功接受了亚洲首例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肝功能衰竭的心肝同期联合移植手术,重获新生,并于4月7日康复出院。这一病例引发公众对肥厚型心肌病的关注,该疾病究竟有何危害?是否致命?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
多为显性遗传
Tank本名吕建忠,1982年2月6日出生于中国台湾台东县,2003年发表第一首音乐作品《怎么忘》,2005年签约华研国际,正式出道。据了解,Tank多年来深受遗传性心脏病威胁、被诊断有严重心律不齐。2007年底,Tank在唱片宣传期心脏病发,送医急救,也让他下定决心动手术入院“救心脏”,在胸腔植入了心律去颤器。自此,其事业被迫按下暂停键。更令人唏嘘的是,其姐姐与阿姨2006年已因心脏病相继离世。2022年5月25日,Tank发长文宣布复出,登上热搜第一。当时的Tank表示,虽然与病魔的斗争还没有结束,但希望能够带着女儿和自己的音乐梦想,坚强地走下去……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脏外科主任曹海龙介绍,肥厚性心肌病可分为梗阻性(HOCM)和非梗阻性两类。非梗阻性患者约占人群的1%,而梗阻性病例比例不足0.1%,属于罕见病。肥厚性心肌病的分型也多种多样,有的患者心尖部肥厚,有的心脏中部肥厚,有的则在基底部,即心脏大门下面的流出道发生梗阻。心尖或中部肥厚型,通常对生命威胁相对较小。但如果在主动脉瓣下方发生梗阻,会导致肥厚性梗阻性疾病,猝死几率较高,“有些患者在剧烈活动后,比如跑步或者打篮球时,喝冰水后可能猝死。”
曹海龙主任表示,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的病因具有多样性,包括高血压、主动脉瓣病变以及基因等因素。家族性遗传因素导致的病例占比不到10%,且多为显性遗传。“如果家中有男性发病,那么他的男性后代也可能出现相同的病症。”
专家教你识别
肥厚性心肌病信号
专家指出,该疾病发病初期,患者心率减缓,但运动时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这在基础心功能较差的患者群体中尤为显著。随着病程进展,心脏腔室开始出现病理性缩窄,心脏已无法通过单纯降低心率来维持有效循环,患者即便进行轻度体力活动也会胸闷、气喘。当疾病进入中后期阶段,心肌组织逐渐呈现进行性肥厚改变,心脏流出道梗阻现象显著加重,患者可能出现静息性下肢水肿及低血压状态。病情发展到晚期时,部分患者会出现严重贫血,需要定期输血。若病情持续恶化,心脏泵血功能将出现不可逆性衰退,最终可能引发肝功能异常、顽固性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曹海龙主任称,肥厚性心肌病实际上是由基因问题引起的,心脏彩超结合运动激发试验(如爬楼梯、蹲起测试)可有效识别早期病例。近年来,治疗手段也实现多重突破,去年新型抑制心肌收缩的药品引入中国市场,治疗效果显著;外科领域则创新应用旋切术,大幅提升手术安全性。 “大多数外科医生都能掌握旋切术,操作相对简单。”
专家强调,患者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控心率药物,避免剧烈运动,建议每年至少一次心脏彩超复查。重症患者应及时手术干预,目前该病预后良好,但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
通讯员:王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万惠娟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