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银川市推出“短托养老”新模式 满足老人多元化照护需求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5:01:00    

4月17日,记者来到灵武市安享综合福利院,56岁的李先生正倚在护理床上晒太阳,他的儿子在一旁洗着苹果。“李叔原计划先住一个月,一个月后看身体恢复情况再决定要不要回家,这才住了一周,已经向我们咨询长住怎么收费了。”工作人员笑着说,自推出“短托养老”服务以来,该养老院月均接待二三十人次咨询、入住,其中不乏像李叔这样打算长住的老人。

记者了解到,“短托养老”模式正在银川市兴起,“短托养老”既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服务,如饮食、住宿和卫生护理,还引入了专业的康复团队,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帮助他们恢复和维持身体机能。“像我爸这样出院后或者术后短期内需要专业护理的情况,短托养老尤为适用。”李叔的儿子补充道,各类临时性照护需求尤其需要“短托养老”服务。

同样,“短托养老”也为78岁的蒲奶奶一家解了燃眉之急,让他们对银川的养老服务更有信心。今年1月,蒲奶奶因冠心病接受了心脏搭桥手术,由于体质较弱,且患有癫痫及其他基础性疾病,她需要有人持续陪伴和照顾,但快60岁的女儿既要照看孙子,又要照顾母亲,根本忙不过来。在坚持照料了半个月后,女儿试着将蒲奶奶送到了家门口的兴庆区幸福里养老中心,选择了短期托养服务。“我想着先试试看,老人住不惯就再想办法。”蒲奶奶的女儿说。没想到,适老化的房间设计、24小时的护理服务,让蒲奶奶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年轻的护理员特别专业,服务也好,比请保姆更省心。”蒲奶奶说。

于是,一个月、两个月,短住期一再延长,开朗的蒲奶奶术后恢复良好,病情稳定,精神面貌也有了显著提升,还经常和院里的“麻友们”打麻将。“不想回去,住这儿有伴儿,有服务,哪天想回家了,想家里人了,随时能回去。”蒲奶奶笑着说。这种灵活的养老方式,让她既能享受到专业照护和陪伴,精神富足,又能保持与家人的亲密联系,享受家庭温暖。

近年来,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传统养老模式在满足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方面逐渐暴露出局限性。为应对这一挑战,银川市积极探索创新养老服务模式,“短托养老”服务应运而生,为破解养老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先试住、后长留”“白天短托、晚上回家”,短托养老模式下,“随住随走、灵活自由”,老人既可选择暂住几天、几个月,也可转为长住,这种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相互分离的局面,实现了二者有机融合。短托养老既保留了居家养老的家庭氛围,又融入了机构养老的专业服务和丰富资源,让老人在不同场景中自由切换,享受多元化的养老体验。

记者从银川市民政局了解到,为确保服务质量,银川市相关部门对提供短托服务的养老机构进行了严格的筛选与监管,要求机构具备完善的设施设备和专业的服务团队。目前,全市已有13家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开展了养老短托服务,老人可根据身体状况、护理等级和自身需要选择入住天数。

银川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短托养老”服务的推出,是银川市在养老服务领域的一次有益尝试,不仅解决了部分家庭的实际困难,也为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未来,银川市将继续加大养老服务投入,优化服务内容,探索更多适合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服务模式,让老年人享受到更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相关文章